2019-12-12

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生育年齡女性常見的毛病,近年來發生率大幅增加,每100位女性將近10位罹患此症,長期經痛、不孕症都可能跟它有關。《蘋果新聞網》Video Talk昨邀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,為升級壹會員解答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的經痛跟原發性經痛的差異,如何預防和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,以及患者在飲食方面該注意的事。
 
郭安妮解釋,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因為子宮內膜細胞跑錯地方,跑到子宮肌肉層稱為「子宮肌腺症」,跑到卵巢就是俗稱的「巧克力囊腫」,典型症狀為嚴重經痛、經血量大,也可能跑到腸子造成長期腹瀉或便秘、血便、嘔吐。另外也會跑到膀胱而出現血尿,少數個案的子宮內膜細胞甚至跑到肺部,導致月經來的時候咳血。
 
子宮內膜異位症與遺傳有關,倘若媽媽、姊妹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,自己罹病的機率就會很高,所以要定期到婦產科檢查;除此之外,有紅斑性狼瘡、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也是高風險族群。
 
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說是一種文明病,懷孕期間荷爾蒙能抑制子宮內膜細胞使其萎縮,然而現代人晚婚晚生,甚至不想生,因此少了一層保護機制。想要降低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機率,郭安妮建議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家族病史的女生別太晚生育。
 
經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典型症狀,但經痛可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。郭安妮說明,原發性經痛是指子宮、卵巢都沒有病灶,初經就會痛,吃止痛藥即能有效緩解。續發性經痛則是初經不會痛,過了好幾年,子宮、卵巢出現病灶才開始會經痛,疼痛時間較久,可能月經來之前就開始,持續整個經期甚至月經結束都還在痛,止痛藥愈吃愈重且效果不大。

郭安妮提醒,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要避免吃含有動情素的食物和補品,例如胎盤素、蜂王乳,亂補反而會刺激子宮肌腺症或巧克力囊腫變大變多,四物湯也不宜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人因為經血量很多,建議可適量吃紅肉、豬肝、葡萄、櫻桃來補充鐵質。
 
不少女生月經來就會拉肚子,但不一定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。郭安妮解釋,月經來的時候會釋放前列腺素促進子宮收縮,由於子宮緊鄰腸子,導致腸子蠕動的速度也變快而腹瀉。子宮內膜異位症病患平常容易反覆脹氣、腹瀉或便秘,不只月經期間,腹瀉也更嚴重。
 
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否需要開刀?郭安妮表示,若巧克力囊腫達4公分以上或子宮肌腺症很大,導致出血量大和嚴重經痛就會建議開刀。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率高,術後仍需吃抑制復發的藥,為期半年。
 
子宮內膜異位症大部分為良性,只是型態很像惡性腫瘤會不斷向外擴展,例如巧克力囊腫可能從原本的卵巢位置,擴展至輸卵管、子宮甚至腸子,巧克力囊腫約有0.7%的機率會演變成惡性腫瘤,因此務必定期追蹤。

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new/realtime/20191115/1652591/